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网站首页 走进宁波 工商联概况 会员概况 基层组织 参政议政 教育培训 经济服务 法律服务 光彩事业 会员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调研报告
 
参政议政    
  团体提案
  调研报告
  委员之声
网站搜索    
调研报告  
关于提升宁波模具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发布处室: 发布日期:2021-05-24 阅读: 来源:

模具是“工业之母”,是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要主攻方向,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根基,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宁波是“模具之都”,模具制造是宁波传统的优势产业,也是“246”产业集群千亿级关键基础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宁波模具产业集群正在加快形成。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生产和需求遭受全面冲击。3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波市北仑大碶高端汽配模具园区,考察中小型民营制造业企业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听取企业生产经营及复工复产情况介绍,体现了党中央对模具产业和中小企业的关心和重视,给模具行业送来了春风、带来了信心。后疫情时代,宁波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努力化危为机,提升模具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为全国模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宁波“模”式。

一、宁波模具产业的特色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宁波模具产业已形成三大特色优势:

一是区域特色明显。全市目前共有模具企业4000多家,模具产业从业人员达18万人。北仑压铸模、宁海大型塑料模、余姚精密塑料模、慈溪家电模、象山铸造模、鄞州汽车零部件模等在国内均有较大影响。

二是综合实力较强。全市目前共有“中国重点骨干模具企业”23家,约占全国数量的15%。2019年,全市模具工业销售总额达605亿元,约占全国总量的21%,其中铸造模占全国总量的60%以上,压铸模占全国总量的50%以上,粉末冶金模占全国的25%以上,塑料模占全国的16%以上。

三是技术水平较高。近年来,宁波获得“精模奖”的数量约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有9个模具产品获国内或省内“首台套”,创立和修订了多项国家行业标准。宁波合力、天正等4家模具企业荣获中国 10 强压铸模具企业。宁波22 家单位26 人获全国首届“卓越模具工匠 匠心模具精英”称号,其中有14名模具工匠,占全国的14%;有12名模具精英,占全国的11.1%。宁波旭升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华朔科技、方正汽模、新海科技等获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二、宁波模具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叠加中美贸易摩擦造成我国部分产业链、供应链断裂风险及全球竞争力下降。模具产业首当其冲,我市模具产业也受到较大影响。1-6月宁波模具产值268.5亿元,其中一季度同比下降5%,二季度下降15%,预计三季度下降8%左右;1-6月出口6.5亿元,同比下降超过60%。宁波模具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受到较大影响。

一是产业关键材料和零配件面临断供堵点。我市模具生产企业所需的特种模具钢、高端传感器等加工中心配件和先进的模具设计和模流分析软件主要依赖进口。受人流、物流不畅和技术壁垒影响,很多模具行业企业的关键材料和零配件的正常供应受到较大冲击。宁海县模具行业协会今年一季度的调研数据显示,58.8%的企业出现部分关键原材料和零配件等上游供应链断裂。疫情前期主要原因是工程师不到位和国内物流不畅;疫情后期主要原因是贸易管制和国际运输成本激增,导致进出口受阻。

二是产业资金链存在风险隐患。模具制造业具有产业链长、参与主体多的特征,往往包括“元件-器件—组件—模组—整机组装”极其复杂的供应链体系。受海外疫情持续发酵、订单取消或延后、叠加汇率波动导致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以及部分上游企业拖欠货款等各种风险叠加,容易形成资金链断裂风险并传导到产业链其他环节,导致关联企业生存发展面临困难。

三是产业协作能力不强制约国际订单承接能力。我市模具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高,与建设国家高端模具先进制造业集群还有不小差距。目前只有少数模具企业建成了信息化、智能化的生产线,标准化水平和标准件覆盖率与国际先进水平距离较大,导致模具质量、成本、制造周期难以与国际接轨,不能大量承接国际高标准产品订单。同时,大量模具企业以自配为主,产业协作不够,直接影响了承接国际需求总包分包项目的能力,导致国际订单难以直接转化为产业链协作订单。

四是产业创新要素供给不足影响竞争力提升。现代模具制造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和先进的专业设计软件支撑。目前我市模具产业专业人才培养上存在校企业合作不够紧密、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学用脱节较为突出的问题。如相关学校专业课程设置滞后,在模具设计数字化教学和实践上存在明显不足,毕业生专业能力与企业实际需求差距较大,不能胜任工作,导致不少毕业生转行或流失,严重影响了模具产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稳定。同时,我市模具产业部分公共服务供给滞后,缺乏行业线上的共享服务平台和线下的公共实验室,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创新发展举步维艰。如1家企业购置一套美国或者德国的模流分析软件分别需要近120万元和200万元,而且每年还要收取购买价格10%的软件升级费用,负担很重。如果行业企业能够通过相关专业服务云平台或联网公共实验室共享软件资源,成本就能明显降低。

三、对策建议

为主动应对国际需求不确定、产业链外迁风险并存为主要特征的后疫情时代风险,宁波模具产业要聚焦技术变革和效率变革,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产业链发展新格局,着力补链、串链、延链、强链。在主攻路径上要以模具设计制造和先进成型工艺研发为核心,向上游发展模具钢、标准件等基础材料和核心部件,向下游延伸至模具检验检测以及汽车、家电等行业应用,打造兼具产业链、供应链较高稳定性和持续竞争力的“模具钢、标准件—模具工艺和设计—模具制造—模具检验检测—汽车、家电等行业应用”的全产业链条。

相关市级部门和地方政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宁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当好浙江建设“重要窗口”模范生为己任,加强精准帮扶和要素保障,加快推进模具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切实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积极推动模具行业智能制造提质扩面,奋力打造全国模具行业数字化转型样板区,有效增强模具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着力补链,推动模具企业高质量发展,规避产业卡点堵点

推动模具企业着力攻克受制于人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保持产业链完整、供应链稳定。一是加强高端产业链环节和产品的投入。积极引导模具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拓展研发设计和销售服务两个高附加值领域,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提升模具工艺设计,引进一批国内为知名的模具结构设计和模拟仿真、专用设计软件等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布局高强度耐磨模具钢材料,重点发展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塑料模具钢、无磁模具钢,支持三和兴模具等企业布局模具钢生产加工项目。重点研发中高端精密模具产品,支持合力、方正、华朔、双林等重点企业面向下游应用领域,研发大型及精密塑料模具、精密高效多工位级进冲压模具、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模具、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模具及铸造模具等精密模具产品。二是延伸产品链条。立足资源和产业优势,加快培育模具产业链条,推动骨干企业由单一产品向产业链条延伸发展。推动模具产业与下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围绕“246”产业集群发展需求,重点推动高端精密模具在汽车零部件、家电、智能装备、精密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等领域的应用。三是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引导有实力的行业企业走向国际,开展合资合作和并购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注重境外研发平台建设,通过设立境外研发机构,缩短宁波模具企业产品在技术、包装、设计等领域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二、着力串链,促进模具企业加强协作融通发展,打通产业链条

以大带小、上下联动、内外贸协同,促进模具上下游产业链条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一是发挥模具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鼓励大企业利用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地位,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中小企业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新型产业创新生态,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降低自身创新转型成本,形成融通发展的格局。二是推广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发展模式。深化基于供应链协同的融通模式,构建大中小企业深度协同、上下游密切联动、融通发展的新型产业组织模式,提高供应链运行效率。三是促进产业内外贸协同发展。针对我市模具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方面存在的短板,进一步深化对外合作,加快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在大型展会的带动下充分利用跨境网络交易平台进行跨境模具产品交易、技术交流、人才流动,融入大型跨国公司产业供应和产业创新体系。

三、着力固链,加快模具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产业链效率

全面落实宁波市模具行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大幅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促进供应链稳固和产业链提质增效。一是推动模具企业加快数字化升级,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形成政府推动、专业工程公司带动、企业互动的良性发展局面,加快企业内外网升级改造,推进模具企业、模具产业园全厂全园5G网络覆盖,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提质扩面。加强行业企业在市场分析、产品研发、生产组织、经营管理、安全保障等环节对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提升行业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管理、售后等全流程的智能化水平。二是支持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模具产业数字化发展。助力专业服务机构整合行业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共享数据与服务,提升供应链效率。支持天正模具牵头打造宁波市模具行业“中模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努力使其成为国际知名的模具全产业链服务云平台,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全方位、全产业链、全过程的模具产业公共服务功能。支持宁海汽配-模具区域供需协同平台、易仕制造研发设计云、象山县模具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模具平台建设,推动模具协同设计、模具设备联网协同和模具项目进度管理等系统建设。

四、着力强链,打造新型高效的国际化模具产业生态体系,提升产业竞争力

强化模具产业的人才、资金等要素保障和产学研精准对接,建设模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生态。一是加强模具产业中高级人才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机制,破解模具产业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支持宁波市模具行业协会联合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筹建智能制造模具产业学院,纳入我市产教融合特色学院扩大试点范围。与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模具学院等特色学院,形成差别定位、分层培养,培育符合模具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的多层次人才。加强专项培训经费保障,精选若干重点企业作为模具产业人才培训基地,谋划举办“百名模具师傅”培训班。二是构建协同创新体系。加强政策帮扶,出台模具产业扶持政策,完善模具企业的评价体系,更加重视人均产值、亩均效能,布局产业发展基金,实施重点优质企业培育计划。深化产学研对接,充分发挥宁波市模具行业协会和专业服务机构的优势作用,加快模具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强大的产业科研、设计、实验支撑体系,促进全产业链企业协同攻关。推动中瑞(宁海)生产技术中心、宁波弗兰采维奇材料研究所、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宁波市中星中东欧新材料研究院等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建设,加强高强度工模具钢材料、智能模具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为模具产业高端化发展提供支持。推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研究院高端工模具及关键机械传动件增材制造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建设,开展航空航天装备用模具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加强华朔科技、光明橡塑、合力模具、横河模具等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三是深化金融创新服务。深化模具行业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促进产业与金融融合。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产业链上关键企业授信、贷款,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推动以实时付款、降低预付款形式支持上中下游中小微企业,降低资金负担。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模具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信贷支持。

 


友情链接  
 中国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央视网 | 中新网 | 中国宁波网 | 宁波市企业政策查询平台 | 中华工商网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